來源:山西市場導報 時間:2022-06-16 10:36:34
抓創新就是抓發展,謀創新就是謀未來??萍紕撔率莿撔买寗影l展的核心。近期,常村煤礦的“一種礦用在線多回路電氣絕緣數據測試裝置”、天脊集團應用化工公司的 “液體二氧化碳煤礦井下防滅火直注技術”、煤基合成油公司的“凝液水質提升項目”三項創新成果在“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”上亮相。王文勝、閆志賢、高韋作為參展代表,通過線上會議的形式講解了本單位的創新作品。這與集團積極搭建平臺,注重機制激勵,持續推進全員素質提升密不可分。
近年來,集團高度重視技能工作室創建,營造創新、創造氛圍,搭建全員素質提升平臺,開展了技術創新年會、技術創新成果展覽、全員素質提升等活動,為工作室活動開展提供了平臺、舞臺和獎臺,涌現出大量技術人才和創新成果。目前,集團擁有國家級創新工作室1個,省級職工(勞模)創新工作室12個,市級職工(勞模)創新工作室19個,省煤級職工(勞模)創新工作室6個,集團級職工(勞模)創新工作室12個,市級職工創新工作崗15個,為廣大員工開展小發明、小創造、小革新、小設計、小建議“五小”競賽提供了平臺。截至2021年,集團產生“五小”競賽成果6000余項。其中,獲全國能源化學工會優秀成果獎49項,獲省總工會優秀成果獎51項,獲省煤礦工會優秀成果獎53項。通過“五小”競賽獲山西省“五一”勞動獎章7人,記省“一等功”13人,記省“二等功”31人,取得專利334項,產生經濟效益約5.2億元。
潞安化工集團成立以來,以精益思想指導下的“算賬”文化為指引,扎實推進職工創新“五小”競賽。參賽人員的構成從最初的一線員工到雙學士、碩士、博士及管理人員全員參與的局面,逐步實現了競賽群眾化、人才高端化的轉變;競賽成果從單一煤炭生產的技術革新成果邁向高端煤化工、化工技術研發、產品營銷、資本運營等多領域的競賽態勢,逐漸形成了內涵科技化、產品高端化的轉變;在競賽管理上逐步轉變為發動、征集、評審、展示交流、推廣應用的管理程序,實現了多媒體展示、智能化管理、產業化運作的運行模式;依托職工(勞模)創新工作室、工作崗建立了技術創新、難題攻關等多元化的服務平臺,使“五小”競賽在“六化”上邁出了堅實步伐。職工創新“五小”競賽活動已經從工會“獨奏”發展為工會、團委、科學技術研究院、職教部門多方“合唱”的局面,將競賽內容全方位、多角度的融入到集團生產、經營、建設中,為集團轉型發展挖掘存量潛力作出了貢獻。
在常村煤礦職工(勞模)創新工作室帶頭人王文勝帶領下,工作室圍繞安全生產、提質增效,完成了技能革新、創造項目287項,申報國家發明專利5項,取得新型實用專利36項,獲省部級獎48項,行業推廣轉化應用12項,年創造價值上億元。工作室帶高徒、傳絕技,6人獲得“煤炭行業技能大師”稱號,5人被聘為集團首席技師,52人取得了高級技師資格證,3人被授予 “三晉技術能手”,2人獲得“三晉工匠提名獎”,8人在全國和全省煤炭系統技能大賽取得好成績等。編制、匯編了教案、實用工具書籍156冊(件),與5家制造企業、2所院校簽訂了“室企、室?!焙献鲄f議,12人與潞安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簽訂了帶徒協議,為推動企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。
“今年集團職代會報告中提到了要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水平、三支人才隊伍建設及‘五小’成果的轉化,制定了一系列的舉措。接下來,我會認真貫徹集團‘三會’精神,把技術創新、‘五小’成果轉化做下去,引領和帶動更多員工參與到技術創新中,為建設高質量發展的一流能化企業集團作出貢獻?!蓖跷膭俑嬖V記者。
(文/圖 張京 郭強)
責任編輯:郝佳麗
本網站所刊登的各類信息,均為潞安化工集團版權所有,未經協議授權,禁止轉載
直播潞安APP
微信公眾號